《保险科技简报》第1期


未标题-1-01.png


保交所与多家机构协同打造区块链新型应用场景

保交所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太平旗下多家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京海上日动、三井住友海上及日本财险等机构成功展开合作,协同打造了保交所区块链的新型应用场景。同时,保交所还以该平台为基础与太平金服展开合作,运用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提升太平集团采购中心及相关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能力。


小米和腾讯上线动态定价航班延误险

小米保险官网上线“动态定价”航延险,1-4小时分段赔付,最高800元,全自动理赔”,保险费仅20元。

腾讯微保平台出售“微出行全年航延险”。用户可通过微保小程序免费领取全年航意险和航延险,航班延误达到3小时后起飞,或延误达到3小时后取消,赔付6.66元,保障期1年,不限次数。


国华人寿联手蚂蚁金服推出纯网销长期健康险产品

国华人寿联手蚂蚁金服推出一款多次赔付、按月缴纳保费的终身重疾险产品——好医保重疾险(终身)。和市场主流返还型重疾险产品不同在于:这是一款纯网销、无附加、捆绑其他险种的终身重疾险产品。


今年已有19家保险中介取得牌照

2018年初至今,共计有19家保险中介牌照获批,其中只有众安在线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为原保险公司设立的保险中介机构。这些经纪公司的发起设立者资本实力不容小觑,且涉及面甚广。如南航保险经纪公司是由南方航空全资设立建成,诚至诚保险经纪公司的股东为四川诚至诚烟草投资有限公司,地球村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则是由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筹建,新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背后有东方集团支撑。


除了行业巨头,还有多家保险中介公司是由政府出资筹建,如英大蒙电保险经纪公司股东有内蒙古电力集团,青岛港保险经纪公司股东有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简报-标题-02.png


保险业将建保险实名查验登记平台

银保监会委托、指导第三方机构承担保险实名查验登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在该平台上,每一投保人对应唯一保险账户。保险机构通过保险实名查验登记平台进行实名信息查验的,应当将完整的实名信息提交保险实名查验登记平台;保险实名查验登记平台应当将信息向相关外部数据库实时核对,或者通过自有数据库实时核对,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保险机构。

二季度开罚单382张保险监管惩处力度空前

中保协统计的处罚情况显示,二季度,银保监会系统共对保险业出具罚单382张,较一季度增加77张,环比增长25.25%。其中江苏、福建、河南等地监管机构处罚较多,罚单数均超过20张。

涉及财产险公司的违规行为主要有:编造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给予或者承诺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虚列费用;利用开展保险业务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利用中介机构套取费用;未经批准变更分支机构营业场所或撤销分支机构;未按照规定报送、保管、提供有关信息、资料。

人身险公司的违规行为包括: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虚列费用;编造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给予或者承诺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未经批准变更分支机构营业场所或撤销分支机构;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


违规套现频发 4家保险机构收罚单

今年以来,全国保监系统针对保险中介公司加大监管力度。8月21日,又有4家保险机构收到罚单。天津安泰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天津君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弘晖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吉信保险代理有限公司4家保险公司被处罚。

其中,安泰公估存在未按规定建立业务档案、未按规定制作客户告知书等违法违规行为;君安代理存在未按规定管理业务档案、通过报销虚假差旅费方式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弘晖代理存在未按规定管理业务档案、未按规定制作客户告知书以及未按规定将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置于驻所或者营业场所显著位置等违法违规行为;吉信代理存在未按规定管理业务档案、虚列管理费用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天津保监局认为,以上违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合计对4家保险机构作出43.9万元的罚款。


简报-标题-04.png


上半年互联网人身险规模保费同比下滑15.61%

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发展势头放缓,1-6月累计实现规模保费852.7亿元,同比下滑15.61%;从2017年保费增速出现首次负增长,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继续下滑。尽管保费和渗透率呈现下滑态势,但随着保险保障功能的凸显、保险科技的广泛应用,行业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业务结构得到相应调整,将为互联网保险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激发行业发展动力。

银行系保险公司规模保费领跑,大型公司承保件数占优

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略有增加,从年初62家上升为65家,占人身险公司总数的近八成,其中中资公司45家,外资公司20家。

规模保费看,建信人寿以270.52亿元位列首位,前十名有国华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平安人寿、弘康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国寿寿险、平安健康及人保健康,累计实现规模保费805.09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94.4%,行业集中率较高。

从承保件数看,排名前10位公司分别为国寿股份、君龙人寿、平安养老、阳光人寿、合众人寿、新华保险、富德生命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平安健康,累计实现承保件数8753.54万件,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承保件数的82.3%。


寿险主体积极布局自营官网,第三方平台聚合资源优势明显

在65家人身险公司中,48家通过自建官网展开经营,58家公司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其中46家公司采用官网和第三方合作“双管齐下”的商业模式。通过第三方渠道实现规模保费753.8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88.4%,同比减少18.94%;承保件数则达到6788万件,占总承保件数的63.8%,较去年同比大幅减少38%。通过官网所实现的规模保费为9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9%,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重增至11.6%。目前互联网人身保险的渠道结构仍旧呈现以第三方平台为主、自建官网为辅的发展格局,但自建官网发展速度迅猛。

众安半年报:新兴生态增长强劲 亏损进一步增加

截至6月30日,众安保费收入51.48亿元,同比增长106.6%;净利润亏损6.6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3.8亿元。产品累计服务被保用户3亿,人均保单数由去年同期6.8张/人上升至8.4张/人,人均保费由7.4元上升至17元。

投资:上半年投资收益为3.4亿元,同比增长34%。净投资收益率和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1%和1.8%,相较2017年下半年有所下降。由于IPO投资款汇入较晚,同时因A股市场上半年表现不佳。

生态布局:业务结构有很大变化,健康生态、消费金融生态和汽车生态的总保费占比合计68%,较去年同期上升了40个百分点。

受中国民航局对于在线平台及航空公司取消以默认选项方式推荐服务产品的政策影响。此外公司主动缩减了赔付率较高的航班延误类保险产品

综合成本率优化

上半年净亏损6.67亿元,亏损金额较去年同期增加3.8亿元。可喜的是,相较2017年全年,关键性的财务指标已有所优化,公司综合成本率下降9.1%,达到124%。其中赔付率下降5.3%,达到54.2%、综合费用率则下降3.8%,达到69.8%。



简报-标题-03.png


盛世大联和灵犀金融筹划挂牌港交所

在新三板挂牌的属于保险行业的30多家企业中,盛世大联和灵犀金融已在筹划挂牌港交所。盛世大联最新8月1日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股票相关事项,此前盛世大联筹划推进A股IPO,但于近日终止。灵犀金融目前已从新三板退市,高管表示准备挂牌港交所。

场景定制保险平台保准牛获招商局B+轮融资

8月,场景定制保险平台保准牛宣布已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招商局创新投资基金,具体金额并未透露。保准牛创始人兼CEO晁晓娟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前端销售团队、升级核心科技平台、探索更多创新模式以及升级理赔服务体验。同时,保准牛也将与本轮资方招商局在线下场景进行更多的合作。

此前,保准牛曾在2017年获得由远毅资本领投的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016 年11月获经纬中国领投的3000万元A轮融资。2017年4月,保准牛旗下也是国内首家的体育保险平台正式上线。

PLNAR获390万美元融资AR技术融入家庭财产理赔

PLNAR是一家增强现实技术(AR)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全面实时3D房间模型。 近日,该公司在A轮融资中获得了390万美元的投资。 PLNAR开发的财产理赔技术能够帮助用户轻松收集受损区域的所有数据,包括测量值、汇总报告、照片和3D模型,从而解决保险理赔问题。 同时,PLNAR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减少理赔费用和整体运营费用,改善损失预防和欺诈检测工作。

简报-标题-07.png


海外保险巨头劳合社悄悄布局加密货币保险市场

近期,有消息称,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英国保险社团劳合社已经悄悄布局加密货币保险市场,该公司已决定为美国托管公司王国信托的加密托管平台提供保险服务。


虚拟货币市场亟需保险

8月30日外媒消息,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有机会于2019年初在纳斯达克上市。而据网络安全公司Carbon Black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仅2018年上半年,有价值约11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被盗,且很多交易所遭到黑客攻击后都关闭了。而在日韩地区,上半年成为加密货币被盗的重灾区,整体占到被盗金额80%。从以上角度看,保险在加密货币领域的确大有所为。

根据风险投资数据供应商CB Insights提供的数据,2017年数字货币销售在近800笔交易中筹集到超过50亿美元的资金,但被保险的寥寥无几,也很难统计其在全部保费中的占比。

然而,加密货币领域之所以让保险机构望而生畏,主要还在于保险公司并不了解加密货币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一些客户甚至不愿提供信息,或者回答不了保险合规方面的问题。这导致保险公司在类审查方面的难度加大,这类审查通常包括审查安全和存储流程、经营的规模、涉及的人员等。

海外保险巨头纷纷看好加密保险业务

随着数字化资产的推进,全球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信利集团(XL Catlin)、安联保险(Allianz)、丘博保险(Chubb)和日本三井住友保险公司(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都表示会涉足加密业务承保范围,但目前看这些机构还保持低调,怡安(Aon)宣布,其占有加密保险市场50%的份额。

面对需求量极大的新兴业务,劳合社向其所管辖的辛迪加发出指令,警告大家在加密资产方面要谨慎行事,并确保管理代理人必须具备潜在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储备。

本文热点资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及时通知我们。共享经济时代,我们乐于和您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352号    |    Copyright © 2018-2021爱保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31035号-2
商务合作: 010-87152770

车主24小时客服: 4008 282828

邮箱:service@aibao.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1号4层408B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联系我们